No Bra Day 把自由還給身體

No Bra Day 把自由還給身體

「乖女孩很少創造歷史。」——歷史學家 , Laurel Thatcher Ulrich


1907 年,束腰式微,胸罩興起,鋼圈造型的內衣至少讓女性的腹部解放,那時候的女人無法想像一百多年後的今年,女人可以穿無鋼圈內衣,甚至可以不穿內衣走上街去。

每年的 7 月 9 日與 10 月 13 日,女孩們會在這一天脫掉內衣,坦蕩蕩地面對世界。

No Bra Day 世界無胸罩日起源於加拿大,一開始,人們為了推廣乳房重建、反乳癌歧視走上街頭,倡議女性乳房健康與檢測。
當時,二十世紀的內衣講究托舉功能、強調女性身體曲線,就這樣,各大內衣品牌開發出了各種風格與功能性的內衣,內衣的審美也依循男人的眼光和喜好。法式內衣重蕾絲花邊、日式內衣重清新甜美⋯⋯。為了抵抗「下垂歧視」,大部份的內衣設計都帶有矯正意涵,強調豐滿、修飾,而非理解乳房原本的模樣。甚至,許多女孩們被教育連睡覺都得穿著鋼圈內衣,無法在睡眠時放鬆身體。

1990 年,瑪丹娜在巡迴演唱會穿上 Jean-Paul Gaultier 設計的粉色緞面錐型胸罩,在當時,「內衣外穿」可是橫空出世的設計,乳房是什麼?看那個胸罩有稜有角的樣子,一反大眾男性品味的穿搭,便知道這樣身體的表達——我的身體輪不到你來指教。

被歷史雕塑的胸型

大部份成年女性都會有這樣的體驗——上了一整天班,回到家,立刻鬆綁自己的內衣,倒在沙發上,拋棄社會期待的我,滿足地回歸最舒服自在的自己。

來到千禧年,更多人年年慶祝國際無胸罩日,倡議不穿胸罩,拒絕鋼圈內衣的束縛。畢竟,女人身體的歷史,經過各時代美學標準的塑形,被勒地緊繃,已經接近體無完膚。
胸罩曾是女性主義史上重要的符號——為了對抗胸部的父權凝視,1968 年,美國新澤西州燒胸罩的女性主義運動(bra-burning feminist)盛行,她們脫掉胸罩,把胸罩丟進垃圾桶。不過,整個世界仍然持續著一樣的論調:不穿胸罩胸部會下垂、女人要集中托高胸型才會好看。跟隨大眾媒體發展蓬勃,廣告與電視電影的性感教條,社會對於胸部的品頭論足與媒體再現從沒少過。

內衣與女性特質的鬆綁

無胸罩日這一天,人們會在社群上以 #nobraday #NationalNoBraDay #NoBraRevolution 鼓勵女孩們輕鬆上街去,由於社群媒體的蓬勃,2011 年就有超過 25 萬名女性在社群上貼文響應,也有不少男性參與。珍妮佛・羅培、安潔莉娜・裘利、綺拉・奈特莉等女星不穿內衣的穿搭照片也影響流行文化的演進。媒體問金卡戴珊為何不穿內衣,她自信地回答:「因為我身材好啊,幹嘛要穿!」



安潔莉娜・裘利在乳癌手術後向媒體說明:「失去乳房並無損我的女性特質。」也再次否定了男性凝視對女性身體的觀點。2013 年,內衣與一起社會運動一同被鬆綁開來——當時 #Freethenipple 延燒熱烈,高喊女性有上空權,各個城市的女人們脫下內衣,走上街頭,抵抗社會與社交媒體的審查機制,凡是女性乳頭露出的圖片就會遭到下架,男性則否。
這幾年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無鋼圈內衣與零著感內衣在歐美市場盛行,也成為一種熱門的選擇,就連最愛強調乳溝的內衣品牌「維多利亞的秘密」也因為購買聚攏型內衣的女性大幅下降,在 2016 年推出無鋼圈內衣。女性乳頭的隱蔽性,跟隨無胸罩日脫下面紗。
在亞洲,身體的解放運動稍慢一些,過去韓國藝人雪莉在 Instagram po 自己沒有穿內衣的日常服照片,就受到大批網友謾罵,其中羞辱不乏「妳該感到羞恥」「不僅男性覺得不舒服,女性也是」等蕩婦羞辱,而後歌手華沙在搭飛機時直接脫掉內衣穿白T,響應無胸罩活動。雪莉曾在節目回應:「不穿內衣不是個人自由嗎?你們知道長期穿內衣會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嗎?」面對身體的偏見,亞洲女性面前還站著禮義廉恥的道德思想。

無胸罩日試圖解放的不只是物理上被勒得緊緊的胸部,還是人們對女性胸部的情慾觀點,拒絕他者評斷我:什麼是合格的身體,什麼是美麗的體態。

Leave a comment

此網站已受到 reCaptcha 保護,且適用 Google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